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今年以来服务业生产指数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较高增长水平。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是高访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形成了包括凝聚合作共识、签署合作协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等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海警局与越南海警司令部、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海警海上合作联合委员会等安全执法合作机制,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等国海警机构加强对话沟通,与巴基斯坦海上安全局开展机制化合作,共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A/B/C线保持稳定运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和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继开工,中巴经济走廊确定的16项能源领域优先实施项目已有8项启动建设。加强林业和野生物种保护合作。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在口岸开辟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海上执法安全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和在建的地区铁路、公路、油气网络,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到一起,经济效应辐射南亚、东南亚、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地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有23家,其中6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方面,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招商工作正在进行,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9.5%,比合同工期提前了两年。
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项目已经正式开工。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直接投资29.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4.4%。服务外包方面,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服务外包合同额261.2亿元,同比增长逾33%。其中,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同比增长15.8%,占同期中国出口总额近3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也在提升1-3月份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7家,仍有19%企业亏损。
今年年初这一轮钢材涨价主要是接续了去产能特别是清除地条钢所带来的预期。为应对碳排放指标对钢铁行业的制约和影响,要继续挖掘钢铁节能潜力,提高能效水平,推进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在去杠杆方面,部际联席会,特别是银监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也有了像中钢集团债务处置的案例,但就整体而言,还有差距。3月底,铁矿石港口库存达到13456万吨,同比增加3513万吨,创历史新高。
然而今年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去产能工作还在路上,基建投资保持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执法的力度在持续加强,因此钢材市场不应该出现钢材价格断崖式的回落。不论是企业搬迁,还是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非钢投资,大多是通过举债来实现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投资101亿元,同比下降23.1%,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了5个百分点。此时,更需要处理好去产能和控产量的关系。
企业去杠杆迫切程度高,而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第四,加快钢铁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3月3日CSPI钢材价格指数达到2013年以来的高点107.88点,随后一路下跌,3月底下跌到101.81点,4月21日跌至92.23点,比3月3日的高点下跌了14.5%。1-3月份,全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7564万吨、20110万吨、2629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4.6%、2.1%。
1-3月份进口钢材348万吨,同比增长11.3%。党中央、国务院把钢铁行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这给钢铁行业脱困发展、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一季度钢铁行业运行基本情况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就钢铁而言,产能过剩会影响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杠杆同样会造成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滞后。当前在出口方面的问题应是保持适量的钢材出口,形成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避免钢材出口量的大起大落。引导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打造全供应链的绿色制造体系。
1-3月份,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393.26亿元,同比增长40.16%。三是行业扭亏为盈,增强了信心。
3月份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169万吨,比2月份下降36万吨,但同比增加223万吨。第二,要全力推进钢铁行业去杠杆步入快车道。
3月份5大品种库存中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卷均环比增加,螺纹钢、线材、中厚板环比下降。1-3月份,全国出口钢材2073万吨,同比下降25%,其中2月份出口575万吨,创2014年2月份以来单月出口最低水平。
加快推进先进适用以及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改造,确保能耗全面符合国家限额标准、主要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为钢铁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市场需求。钢铁行业抓住有利时机,多措并举降成本,全力以赴增效益,同样实现了良好开局。三是坚决打击违规违法项目,严防新增产能。
由于前段时间钢材价格比较好,企业生产积极性很高,增产势头较猛。三是一季度的运行态势不能代表全年的运行态势,全年粗钢产量及消费量是增是减还有待于观察。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精神,抢抓机遇,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2017年钢铁行业要做好重中之重的几项工作:第一、要坚定不移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当前一部分骨干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负担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是钢材价格波动较大。中钢协今年2月份已经表明清除地条钢不会带来长材特别是螺纹钢的短缺,而且地条钢产能虽然很高,但实际产量并没有这么多。
2016年钢铁去产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通过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实践,普遍提高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三去一降一补的系列举措将会对钢铁行业产生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随着废钢铁积累增加,要加快废钢回收分类设施建设,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提高废钢铁使用比例。铁矿石库存创历史新高。产能利用率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区间,当产能利用率比较低时,能否做好控产量就显得很重要,扩大生产并不意味着就有盈利。
一是钢材出口持续大幅下降。要清醒地认识到钢铁行业效益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不能误认为行业市场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放松了努力。
1-3月份平均日产粗钢为223.44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8.16亿吨水平,略高于去年全年粗钢产量。三、2017年重点工作2017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是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攻坚年,是去杠杆工作的开局年。
钢铁工业投资大幅下降。同时保持适量钢材出口,有助于中国钢铁行业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公平竞争,有助于中国钢铁企业持续提高产品品质、服务质量,有助于与国外用户形成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进而促进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